上出形声字的形声味儿

发布时间:2021-12-06 16:48 | 点击数:1

 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,有些汉字具有独自的、特殊的规律,比如形声字。形声字是汉字家族中成员最多的,约占82%左右。形声字是合体字,是在象形字、指事字、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,有“形旁表义,声旁表音”的构字规律。在教学中适机渗透形声字的造字理据,能促进学生触类旁通地猜其音义,无师自通地认识大批量形声字。 

  一、上好“第一课”,初识“形声味” 

  心理学表明,“第一印象”很重要,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刺激,给人留下的印象最鲜明,最深刻。站在形声字文化平台上,依据形声字的造字规律,按照教材中生字的出场顺序,将形声字的偏旁或第一批形声字教到学生心里去,这既能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,又能为自主识形声字打好根基。 

  1.教好偏旁,掌握音义 

  偏旁是形声字的分子,形声字的偏旁可分为声旁和形旁。形旁通常由部首担任,声旁通常由基本字担任,二者通常由基本字演变而来。演变后,有的基本字依然保持原状,有的略微变化,有的大整容。教学偏旁出现的“第一课”时,适当引入偏旁本源,引导领会所蕴含的文化内涵,能够增强对带有该偏旁的形声字的意义识记,帮助学生“学一个,得一串”。 

  如,”是常用部首,第一次出现是在《江南》(部编一上)里。教学时,教师可以边在黑板上写上第一点和第二点,边告诉学生:第一点表示水滴的初始位置,第二点表示水滴落下移动后的新位置;接着写第三点提,并告诉学生:这笔表示水滴落到地面反弹飞溅,所以带有”的字义通常跟水有关如此一来,”的部首文化自然流进学生心田,学生日后看到带有“”的字,自然会想到与水有关。 

  作为声符的偏旁,决定了形声字的读音基调,指导准确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如,“今”和“令”常做形声字的声旁,学生在书写带有二者的合体字时却常张冠李戴。综观带有“令”的大部分生字,如“伶、玲、铃、羚、聆、零、龄、岭、冷”等,皆是“令”表音;带有“今”的大部分生字,如“今、衿、矜、妗、衾、琴、芩、吟、昑”等,皆是“今”表音。为此,教学“今”和“令”时,要努力克服方言影响,扎实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和后鼻音。当学到第一个带有“令”(“今”)的形声字时,教师可提示学生:“今”(“令”)常作形声字的声旁,声旁是“今”的字通常读前鼻音(声旁是“令”的字通常读后鼻音),把正确读音植入学生心田,以便唤起准确的回忆。 

  2.分析形声字,渗透理据 

  指导识字时渗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,如同给予学生一把开启形声字文化宝库的金钥匙。部编教材把集中认识形声字的第一课放在一年下册《小青蛙》,课文通过母体字“青”与部首“、日、目、忄、讠”一起搭配,构成意义不同的六个生字。教学时,请学生圈出带有“青”的字后,可请他们在读中发现读音上的共同点,感知“青”表音;在观察中发现字形上的异同点,感知部首表义。再悄无声息地往孩子的大脑种下形声字的构字理据“像‘清、晴、睛、情、请’这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的汉字,其中一个偏旁提示字的读音,另个偏旁提示字的意思,就叫形声字。提示读音的偏旁叫声旁,提示字意的偏旁叫形旁。”再出示、碃、婧”等,让学生猜音义,当堂巩固。分析形声字的构字规律,传承了汉字文化,能为自能类推服务。 

  二、放手“后续课”,寻求“形声味” 

  “后续课”指的是“第一课”后面的课文。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或研究者,都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。感知了形声字的特点,就可以让学生在“后续课”上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觅得形声字那特有的形声味儿。 

  1.猜测字音,建立形与音之间的联系 

  依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,引导学生据字猜音,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字形与读音之间的联系,增强识记。如,“咕咚”是《咕咚》(部编一下)的二类生字。有位老师建立在学生没有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这样展开教学:借助课件出示“木瓜熟(shú)了。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(diào)进湖(hú)里,咕咚!”让学生猜测“咕咚”的读音。有学生说,“咚”应该读dōnɡ。老师让他交流猜测理由。孩子说,它听过石子掉进湖里的声音,好像是咚咚响。他看到“咚”字带有个“冬”,就更加肯定了。教师趁机告诉学生:“‘咚’是拟声词,古人是依据自然界的声响进行造字。造字时,通常选取已经造好的字的读音与那种声响最相似的一个作为声旁,呈现‘声旁表音’的特点”。如此一来,不仅让发现者获得成就感,也帮助学生在脑中快速建立起形声字形与音之间的联系。 

  2.推想字义,建立形与义之间的联系 

  教学经验表明,运用形近字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,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理解二者的意思。放手让学生依据形声字形旁表义规律,在对比中发现、辨析,能加深理解。如,“飘”与“漂”分别是《春夏秋冬》(部编一下第一单元)和《纸船与风筝》(部编二上第八单元)的二类生字。为了避免学生学习这两个字后指鹿为马。教学“漂”时,一教师并不着急指导识认“漂”,而是出示“一阵秋风刮来,几片黄叶在空中(  )扬,最后(  )落到水里,躺在水面上(  )呀(  ),缓缓地(  )向远方”让学生选字填空,说明理由。交流时,就有学生说“飘落、飘扬”是在空中的动作,与风有关,应该填带有“风”的“飘”,“漂呀漂、漂向远方”是在水中的动作,与水有关,应该填带有“”的“漂”。在对比中,学生发现了形旁表义的这一的文化内涵,运用起来自然不会有错。 

    

  3.寻找形声字,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 

  将形声字的音形义建立起有机的联系,是学习重点,也是难点。运用逆向思维原理,一反从生字入手推想字音与字义的常态,鼓励学生借助字音与字义判断是否形声字,也能加深对造字规律的理解,培养识字能力。如,《动物儿歌》(部编一下)课后的12个二类生字中就夹杂着10个形声字。教学时,可以先让学生找出带有“虫字旁”的6个形声字,温习“形旁表义、声旁表音”的构字规律,再腾出时间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课后生字条,借助拼音、联系字义判断还有哪些形声字,说明理由,梳理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。如此,让学生运用构字规律自主解析形声字,触类旁通,促进自主识字之时,也让学生领略到古人造字的智慧。 

  三、整好“综合课”,内化“形声味” 

  所谓的“综合课”指的是讲评课、复习课等。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,第二学段认识2500个左右,第三学段认识3000个左右。生字量大且不说,学生写出的错别字随识字量的增加逐渐递增,令人头疼。如何破解? 

  1.以一带多,丰富字量 

  形声字家族中的成员并非散沙般杂乱无章,它们在以形声字文化为主体的知识网中互相交错联接。教学时,可让儿童将生字与自我识形声字的经验联系起来,主动构建二者之间的联系,编织“形声网”。如,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“我的发现”出示了两组生字,其中一组是“神、祖、礼、福”和“补、袜、衫、被”。教学时,可充分利用这个平台,让学生对比发现中内化“”与“”的造字文化,再串出带有“”与“”这两个义项的生字链。这般,学生就会自觉分析汉字的音形义,实现在短时间内成批识字,并把这批字安放在“形声网”中便宜的位置,实现质与量共生共长。 

  2.易错归类,对症下药 

  学生在书写时把形近的偏旁张冠李戴是常有现象,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这些形旁的表义了解不够。借助讲评课,把易混的生字汇聚一起,渗透造字理据,有助区分。 

  比如,可以这样指导区分“拔”和“拨”:教师书写“拔”与“拨”,先让学生辨别字形上的不同点,再分别用红黄色粉笔把“犮”的横和“发”的横折画出,告诉学生:“拔”与“拨”都是形声字,“拔”的右边是“犮”(bá),”的腿上被绳子绑住了,跑动不了,狗腿就一直往后用力挣脱因此”的第一笔是横,意思是用力拉。“拨”和“活泼”的“泼”一样,右边是“发”(古时读bō,“发”表音,因此“拨”也跟着读bō了,第一笔是横折,本义是除去,去掉)。接着让学生做“拔”与“拨”的动作,引出带有二字的词语,感受字意的不同。这样把两个易混的形近字放在一起,抓住字形上的细微差别引入造字本源,能够加深理解,丰富文化积淀。 

  形声字作为音形义的统一体,造字理据充满智慧。在识字教学中,适当渗透形声字的造字理据,如同打开一扇朝向形声字文化的窗户,能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,领略汉字的神奇与美妙,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;适宜创设时机,让学生发现、内化形声字的造字规律,如同给予他们一把金钥匙,能升腾起他们探究汉字的欲望,提升自主识字的能力。 

  ( 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  曾桂花) 

邮编:362600 | 电话:0595-23882761 | 传真:0595-23898942 | 主办:永春县人民政府 | 网站标识码:3505250001

永春县教育局 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 地址:福建省永春县城东街122号 闽公网安备:35052502000115 闽ICP备05010602号

您是本站第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