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十月,为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,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,永春县财政局积极开展2022年“敬老月”宣传活动,以“反诈防骗,敬老助老”为主题,与大家分享反诈防骗科普小知识。
如何快速识破针对老年人的骗局?
快向长辈们分享这份老年人反诈防骗指南吧!
1扫码送礼骗局
骗子在小区里租借场地,宣传扫码免费赠送大米、食用油、面条等颇受老年人喜爱的东西,引诱老年人扫码领取,并且邀请自己的同伴一起领奖,天上不会掉馅饼,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往往会骗取到一些老年人的养老钱。
2保健品骗局
通过赠送鸡蛋、水果、小家电等手法,骗子们吸引老年人前去听“保健课”,利用老年人重视养生保健的想法,大吹特吹保健品的神奇功效,当老年人被洗脑后,就诱导他们购买毫无用处的“保健品”。
3投资理财骗局
骗子一开始往往以投资理财、养老服务为名,编造各类投资项目,以高利息、高回报、低风险为诱饵来欺骗老年人,从而进行非法集资,一些老年人甚至连“棺材本”都被骗掉,切记“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。
4以房养老骗局
有的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让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理财公司借款,骗取“委托书”(而这份合同根本不是“以房养老”的项目合同,而是一份包含公证书的借款合同),然后低价出售房产,使不少老年人不仅失去了房子被赶出家门,还背上了一身巨债。
5中奖类骗局
不少老年人都有遛弯的习惯,一些骗子利用这一特点,喜欢在公园附近小区散发大量传单或类似“刮刮乐”的抽奖卡,老年人一旦与不法分子联系兑奖,对方就会以“个人所得税”、“公证券”、“转账手续费”等诸多理由让老年人汇钱,从而完成诈骗。
6“新冠疫苗”骗局
这是在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骗局,骗子群发虚假疫苗预约短信,短信中的链接可能暗含钓鱼网址,点击后或要求填写银行卡账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,我国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,大家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预约信息或要求付费的接种通知。
骗子们花样百出,我们又该如何防范?
三大安全措施来守护
1信息安全
提高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银行卡、身份证等证件,手机验证码、快递单、机票、火车票等个人信息不借、不给、不乱扔,防止个人隐私泄露。
2设备安全
不轻易下载安装软件,不随意扫码,不乱点陌生链接、陌生文件,定期检测设备状况,保障设备安全。
3反诈安全
自称公检法、退款客服、活动中奖等统统不听、不信,不随意转账,转账前反复核实身份,明辨真伪。
温馨提醒
扫码送礼要当心,个人信息防泄露;
不明链接不乱点,手机安全要注意;
银行单据不乱扔,财产安全关系大;
小惠小利不挂心,谨防诈骗要牢记!